江南在哪里?江南有什么特征?僅僅是吳儂軟語、小橋流水人家嗎?
地理中的江南在哪兒?這是一個隨歷史變遷而伸縮的概念。
"魂兮歸來,哀江南",2300年前,屈原臨江長嘆的江南是指荊楚江湘的長江以南。
《史記·秦本紀》中記載的江南,指的是現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、江西部分地區。
自古以來,江南漢族地區曾有會稽郡、吳郡、江南道、江南路、兩浙路等行政劃分。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六省一市長江以南地區。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,地貌多樣,被看做是“大江南”。狹義上的江南以太湖流域為核心,長江三角洲平原和錢塘江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。
從一個詩人觸角上的感知,我更傾向于氣象特征上的江南。它有兩個特征:第一:都有梅雨季,都會"清明時節雨紛紛"。第二:春夏秋冬,四季分明。隱藏著"道"的輪回的"剛"性。這里的氣象地理正暗合了淮河以南長江中下游區域,涵江蘇淮揚以南,浙北、上海、皖南、江西部分。
味覺上的江南是由太湖三白和長江三鮮養成的,鮮嫩、溫潤、清淡又濃厚,激烈且綿長,既有泯刀魚的精細,也有品河豚的勇敢,當江流到達中下游時,江面寬闊而平緩,與太湖有了隱秘的呼應,用虞山琴派的美學特征概括最為切實:既有清微淡遠,又具博大和平。當然這本身也是江南聽覺的特征。
江南性格的養成還有歷史的血與肉的喂養。大禹南巡至會稽而崩。大禹之孫少康繼帝位,恐禹跡宗廟祭祀之絕,將大禹陵周邊土地分封給庶子無余,令其世代守護祖陵。從此建立了越國。長期守孝里隱含著堅忍、忠孝和甘于寂寞的精神!
公元前11世紀,歧山下周部落陷入權力之爭,長子泰伯和二弟仲雍坦然離去,拱手成全小弟季歷。他倆來到了荊蠻之地的太湖梅里,二弟虞仲去了常熟(虞山由此得名)。吳國的氣質開始養成:寬弘隱忍,開拓進取,泰伯和虞仲的元氣,也是吳國的元氣。
吳越爭霸中,慶忌[1]與要離兩位俠烈勇士的故事在江南血液的記憶里燃燒。越王勾踐忍辱負重,臥薪嘗膽,以“三千越甲”吞并吳國,也是江南血液的構成。吳越之地,這樣強悍忠誠、重義輕生的死士豪杰比比皆是,一言不合就大義凜然舍生忘死的拼殺與自刎,此種血腥而彪悍的民風,至少延續了近千年。
公元前209年,24歲的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西,所當者破,所擊者服,橫掃秦軍。兵敗之后,自刎烏江!
20歲小霸王孫策,東渡長江平定江東六郡,其弟孫權執掌江東,北御曹操,西拒劉備,建國稱吳。江東子弟神勇豪放。在江南之地書寫了血脈賁張血氣方剛年譜。
然后畫風一轉。南北朝時期,佛教悄然盛行。最虔誠的梁武帝,甚至把信佛擺在了治國的前面。一時間,佛寺在以都城建康(今南京)為核心的南梁國土上遍地開花。"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"——杜牧《江南春》。盡管佛教的興盛至少有一半是來自統治的用意,但學佛持戒的規矩,和佛理的慈悲胸懷,深深影響并改造了江東子弟的性情,外在的勇猛減少了,卻多了內在的隱忍與沉靜。加上"衣冠南渡"事件,公元311年,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政權,涌入江南的北方人帶來大量的人力物力。地廣人稀、水肥土厚的江南迎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發展。從唐朝起,江南地區成為中國新的經濟重心,在民間,“江南”的概念亦開始深入人心,"江東”則漸漸在史書之中沉寂。以蘇杭為代表的江南重鎮成為富甲天下、人人向往的理想城市。入宋,尤南宋及元明清,江南不僅是富庶的象征,更是文化及生活理想的落實地,所謂"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"。
僅舉美術史為例,元四家、明四家,清代重要的藝術流派幾乎都在江南流域,揚州八怪、金陵畫派、虞山畫派、新安畫派、婁東畫派,清六家幾乎全在江南。為什么會如此呢?
我覺得中華文明的誕生在中原,但中華文明的養成在江南。文化南移表面上是歷史的遷徒事件,更深層的原因是江南地理和氣候的天然養份,更像是一種召喚,一種兩廂情愿的愛情結晶。因為中華文明骨子里的精神是"道法自然"和"天人合一",而江南四季分明,自然的表情最為豐富,隱藏在四季分明里的運動力量,是"道"的不屈不饒的"剛"性。而江南雨水充沛,水在《道德經》中又是"幾于道"的事物,水的至柔至剛最合乎"道"理,所以江南的地理氣候最適合"道"的運行、"道"的生長,也最適合在"道"中的人性的養成。這里又是富庶之地,這些"道"性可以落地施行,詩意的生活就能現實地實現。
園林是實現理想生活和詩意生活的現場。從北宋起,江南的造園之風漸起,功成名就的商人、退隱田園的官宦和仕途失意的才子都熱衷于尋木覓泉,興建園林。明清兩朝,江南園林的建造達到鼎盛,最多時,僅蘇州一城就有大小園林200多座。當時有才華的詩人、畫師和工匠都在為園林的建設謀劃,人們用太湖的奇石和江南的花木,把存在于詩畫中的蓬萊仙境以寫意山水的形式一點點堆壘創造出來。在這些創造的詩意空間里,人被安放在自然的懷抱中,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,可以實現現世的超越與安頓。這些園林的存在,讓江南成為名符其實的人間天堂。
現在我們再談論江南,已不是地理意義上的江南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態度。江南,意味著一種明確的"道"性的法則,"道法自然",與天地精神相往來。江南,也意味著一種詩意的生活態度。詩性和道性,是江南這片土壤和氣候長期養成的機體,它已經具備了獨特的呼吸,已經成為獨立的國度,詩意的理想國。
江南不僅有吳儂軟語小橋流水,江南有它柔韌的剛性,瞿式耜、張岱、金圣嘆、顧炎武、陳子龍、魯迅、秋瑾等江南名士的事跡,呼應著慶忌要離,呼應著江左風流的基因,江南的歷史血脈如此豐富遼闊,我們今天要重建它的遼闊性,在藝術空間里,在道性和詩性的土壤上,建筑更高更廣大的天堂。江南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桃花園,詩性的共和國!在藝術領域,近年來我們提倡重返明末,重返江南,就是想讓被各種妖魔鬼怪的雜念支配的現當代藝術,重回道性和詩性的本源中來,回到大的自然中來,回到心性中來,回到愛的廣闊性中來,回到江南共和國的廟堂中來!這也是我編輯《江南七子》,提出"新人文畫"的命名,極力推動中國當代水墨向世界發聲的初衷吧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[1]慶忌是吳國第一勇士,人難近其身。為了搏取慶忌的信任,要離居然讓闔閭砍斷自己的右臂,殺掉自己的妻兒。最終,要離用短矛刺穿了慶忌胸膛。士兵拔刀圍住要離,慶忌卻在生死停留間無比釋懷,并說道:“我們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內殺死吳國的兩個勇士呢?”
要離歸吳受到了闔閭的重賞,我們再難以揣度是怎樣的萬千思緒從要離的心上經過,他拒絕了封賞,然后呢,拔刀自刎。
編輯:王傲霏
二審:牛莉
終審:金石開、符力
{Content}
除每日好詩、每日精選、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,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“原創作品/文章”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
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/或作為他用,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詩意春秋(北京)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京ICP備19029304號-1 京ICP備16056634號-1 京ICP備16056634號-2
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
Copyright © 2006-2015 全景統計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